首页

东北女王

时间:2025-05-24 03:28:00 作者:银行降息 短期理财产品受青睐 浏览量:58074

  中新社郑州10月2日电 题:天鹅归去来 “绿映”黄河岸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再过不到20天,来自蒙古国和西伯利亚的天鹅就要飞抵地处黄河中游的三门峡栖息越冬了。为迎接这些“老朋友”,多年跟拍天鹅的张明云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三门峡是黄河入豫的首座城市。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3月,都会有大批天鹅迁徙至这座“天鹅之城”,在黄河岸畔40余万亩浅滩湿地过冬,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构成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亮丽风景。

  今年64岁的张明云是一位跟拍天鹅的摄影师,也是三门峡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多年来,从拍鸟到护鸟,他见证了当地黄河生态保护与天鹅的双向奔赴。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前往三门峡黄河湿地越冬的天鹅数量不断增加,2023年达到2万只。“三门峡人跟天鹅有着特殊的情感,它们就像自家外出闯荡的孩子。”张明云称,天鹅越冬期间,他们这些“守护者”,几乎每天都会在湿地周边巡护、观测、拍照,并根据新情况提出保护建议。

2023年12月21日,大批天鹅在河南三门峡越冬。(无人机照片)张明云 摄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以及相关规划纲要的公布,黄河流经九省区的生态发展迎来重大机遇。黄河在河南境内河道总长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近年来,该省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廊道建设等,发力改善黄河流经区域生态。

  小秦岭是黄河中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中国第二大黄金产地。2016年,河南“打响”小秦岭矿山整治、生态修复攻坚战,经过多年复绿休养生息,如今的小秦岭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域内5条黄河一级支流全部实现“清水入黄”。值得一提的是,小秦岭治理经验还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年来,河南多管齐下,以法治保障,让黄河面貌持续改善。如今,黄河河南段沿黄生态廊道节假日游人如织,30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到新家,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沿黄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

  截至目前,河南建成沿黄生态廊道逾1200公里,沿黄生态廊道新造林11.8万亩,干流右岸实现绿化贯通,绿色廊道、生态廊道、安全廊道、人文廊道、幸福廊道成效初现。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黄河流域城市优良天数233天,较2019年增加49天。2020年以来,黄河河南段干流稳定保持Ⅱ类水质,因水质改善显著,该省先后获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人民币。

  金秋时节,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游人众多,人们在临河广场眺望黄河,看长桥飞架两岸。在开封黄河生态廊道,市民跑步、骑行、露营,惬意十足。“秋天的黄河真美,水天辽阔,岸边绿化错落有致,让人心情舒畅。”游客刘芳不禁感慨道。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这样说。

  数以万计的天鹅选择三门峡并非孤例。在孟津黄河湿地,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数量超过300只,今年还首次观测到了彩鹮和灰胸秧鸡;在民权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从候鸟变留鸟,数量从2007年的4只增至2023年的309只;在济源太行山区,当地华北豹种群数量在9只至13只之间。

  “黄河湿地水质变好,河岸植被恢复,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条件。”民权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忠信说,越来越多的鸟儿选择在这里栖息和繁衍,它们用翅膀“投票”,表达对这片土地生态环境改善的认可。(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拟立能源法 保障能源安全促可持续发展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三年来,公园按“一园三区”布局,将分散在林业、国土、环保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划归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有效解决“九龙治水”问题,完成了国家公园“一块牌子管到底”的历史性变革。

四川省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善平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过火面积708亩 女子祭祖引发山火获刑

近年来,陕西省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存在整体质量不高、运用效益不佳、协同保护机制不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不足等问题。该条例对陕西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机制和政策措施进行了完善优化,确保各项制度有法可依,有效推进该省知识产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西安钟鼓楼“十一”假期迎大量游客

记者在首都国际机场看到,来自卢森堡的游客正在办理驾照,他们准备在北京周边自驾游。因为没有带一寸照片,这位游客需要现场拍照打印。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半小时就拿到了中国驾照。

宁夏科技金融战略合作机构超30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推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就必须使其与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价值追求相契合、相融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推进理论创新,必须扎根自身的历史文化土壤。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源头活水,又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